粤港高校首批“双硕士”有望明年招生。昨日,香港科技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在南沙签署了两校联合培养“双硕士”协议。若这批学生完成三年培养,将同时拿到华工与科大两个硕士学位。
首年学费5万港元
根据两校签署的协议,双方从明年秋季起合作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科技学两个方向的硕士生,使用全英文教学。学生第一年在位处南沙的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就读,暑期到香港科大清水湾校区做两个半月研究,后两年在华工完成硕士论文。首年学费5万港元。学生毕业后将同时拿到香港科大和华工颁发的硕士学位。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告诉记者,两校的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将逐步扩展到能源、环境、材料等领域。
|
20多位女生就来到男生宿舍楼下,不仅喊楼还跳舞唱歌,以此纪念即将远去的大学生活… |
|
周济:中国教育基本现代化 |
[中国教育蓝皮书][教育部:教育面向世界] |
·招邓玉娇读研? 教授为博眼球而尽丢脸面
·据估计:四川理科状元产生百余万经济效应
·北京文科第一名落榜港大 读港中大成定局
|
性教育禁令如此猛烈 |
[80后心灵安全岛][高考博客群] |
名家 | 王辉耀:中国人造的金字塔
心理 | 心灵安全岛:80后必学的爱情10堂课
分享 | 博闻:最适合读大学的十大文化名城 |
|
以“交换生”名义获得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余同希介绍,该校去年已与中山大学签订合作培养硕士生协议,原计划在今年正式招生,但因多种原因耽搁,科大力争在明年秋季将与中大、华工的研究生(论坛) 培养计划同时推出。
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香港高校并无资质到内地单独招生,合作办学也是困难重重。余同希说,与华南理工大学的“双硕士”培养计划,是以“交换生”名义向教育部申报的,即香港科大招收研究生的指标来自于华工的“拨让”。
粤港有意建南沙研究生教育基地
《珠三角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三角办学后,粤港两地高校合作办学正日益升温。未来南沙可能在粤港高校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昨日上午,香港科技大学与南沙区政府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书,提出将在南沙建立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知情人士透露,粤港两地政府有意在南沙建一个研究生教育基地。
余同希介绍,香港科大在内地的研究生培养将依托位于南沙的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目前科大已在南沙筹建一个新的校园,占地面积将达到2.5万平方米。
合作难点
两大瓶颈卡住粤港高校合作
●招生指标的限制
●学费太贵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余同希认为,目前粤港两地合作办学存在两大难:一是在政策体制上,港校进入内地办学有很大难度,比如招生指标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学费贵的限制,科大华工计划开办的“双硕士”班一年学费是5万港元。
他说,“内地高校培养研究生有政府补贴,而港校只能靠学生学费来收回成本,学费太高可能把好生源吓跑。实际上港校在内地办学,为内地培养优秀人才,拉动当地消费经济,也有贡献,国家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给港校一些补贴?”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提出,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三角合办高等教育机构,放宽与境外机构合作办学权限。
实际上,粤港两地合作办学近年已有不少尝试,如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珠海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是首家香港与内地高校合办的大学。但因政策限制和操作难度,两地教育交流仍然停留在浅层,港校到内地独立办学更遥遥无期。
[责任编辑:oasisli]